洁文老师工作室
公众号ID:jiewenlaoshi
第141篇原创文章
关注
前两周,我们介绍了新加坡的国际学校这一年里IB课程的授课内容。今天我们看看课后的部分。小宝同学从去年8月到现在,10个月时间过去了,看了很多书,也写了不少作业。新加坡这边的作业都有些什么样的内容呢?
宝爸
作业不靠量,靠什么?
常听朋友说,某某幼儿园的作业太多了,孩子回家要写到晚上十点多。这虽然可能是个别的现象,但仍然刷新了宝爸的认知。都是什么样的作业,这么多呢?朋友说,写字啊,拼音啊,英语啊。再联想到前阵子网上流传的,上海牛娃们幼升小就能认识上千字的新闻,宝爸只能感叹,现在的孩子们确实不轻松。
小宝同学在新加坡的这段日子里,也是不轻松的。虽然学校放学早,但课后的运动,回家也要写作业,弹琴、看书,一点儿不闲着,每天晚上九点多睡觉前还要听故事。作业也是常常写不完,而且作业难度不小。和国内最大的区别,就是重复性的作业不多(只有中文识字的写字,也是需要一个字笔顺抄个七八遍的),其它的作业难就难在很灵活。
和小朋友一起高兴地写作业
宝爸和宝妈的职业习惯,让我们平时看到比较有趣的作业时,就会随手拍下记录。今天我回头一翻,给大家整理了一下这一年里,我们做过的作业,供大家参考。
读书笔记
在我们前面的文章中,反复的提到过,从父母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小宝这一年收获最大的如果只说一件事儿,那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
刚来新加坡的头两个月,小宝同学在英文班基本上是懵懂的状态,好在老师很了解双语同学们第一年的水平,并不太干涉,语言和肢体一起上,拉拉扯扯算是稀里糊涂的跟着。带小朋友一起读书,无论听得懂听不懂,至少跟随语言环境的感觉。
这时候,有大量的阅读行为,发生在课堂、图书馆和家中。家庭作业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读书笔记。
说是读书笔记,因为孩子们也没学几个字,所以更多的是鼓励孩子们记录和分享一本书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从设计上只是让小朋友们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来记录阅读的行为。
这种方式,首先让孩子们很重视阅读的行为。其次是一种对阅读内容的总结和反思。顺便还把文字和图像两种思维可以结合起来训练。
作业中设计一些摘抄进去,是训练孩子们寻找文章或字词细节的能力。
写日记
突然有一天,小宝同学回到家,要求写日记。于是自己挑选了一本比较特别的小本子,专门做日记本。后来隔三差五,闲着的时候,就会想起来要写日记。
日记的格式是自己设计的,除了名字、日期之外,上面经常有一些灵魂文字或图画标记。比如神秘的969数字,到现在宝爸也没想明白代表什么。而且所有日记几乎90%都是“今天我很开心。”这句话开头。然后写完加盖自己的小徽章结尾。
写日记当然是好习惯,但宝爸也有一些小建议:
要有仪式感
孩子自己就会对这个行为做一些仪式性的动作。比如用特殊、专用的可爱的日记本、写完盖上自己喜爱的小徽章。这些都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他把这些视为完成这个动作的一个默认部分。包括固定的格式,或者一些神秘的记号等等。不要对这些做过多的干涉,也不用问为什么这么写。本来日记就是写给他自己看的,他自己开心就好了。 写的过程中也不要去提示或干扰他们。
不要程式化
一旦开始写日记,很多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要给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就好了。于是日记好像就变成了每天固定的一个动作。这也是不推荐的。日记记录的是自己的心情或做过的事情。如果这一天很有趣,他们自然就会想去写下来。一旦变成了一项任务,没什么好写的也非要写,很快就没意思了。
日记的形式上也不要固定,让孩子自己选择,写字、画画,剪个贴纸什么的都可以。 总之就是要让孩子觉得,有趣的一天是可以用日记记录下来的。当孩子愿意和你分享日记时,用有趣的赞许加强他们的这种记录价值感。
加入了任务卡和一些奇怪的密码。。。
数学及应用题
数学作业,对所有小朋友都是有挑战的作业。但宝爸宝妈在看了新加坡和美国的一些数学题之后,发现他们的数学题很有特点。
设计有趣
加减乘除的算数部分,训练的方法差异和国内是不大的,都要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练习来进行。稍有不同的是,国外的数学练习册,经常会把一些文字谜、图形和数学的结合弄得比较有意思。
比如上面这个多位数加法,加完之后,要把结果和字母的对应关联起来,然后组成了一句有趣的话。这种设计,其实是在培养孩子们做完题后检查的习惯。如果上面计算错误了,那么下面检查就会发现对不上。
跨学科思维
再比如下面这个对数字的观察敏感性的题目。
注意最顶上的“Think!”,不仅让孩子们对估测东西数量的多少有直观的感受,还点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会收拾自己的玩具,不然的话就很乱、很混淆。这是在数学的基础上让孩子思维扩展到其它维度的一个有趣的案例。
应用题的阅读与理解
对小朋友来说,数学应用题是很难的。因为它是综合考察阅读、理解、数学思维、计算准确度、检查等综合能力的题目。
英文的题目理解,需要对很多数学上的表达方法做到理解,比如一些比较级的比较关系,排序数字的表达方式等等,这些对于英文阅读理解也是有帮助的。比如下面这个问题里,隐藏了好几个小心机。首先第一个人并不是从左边开始算的。其次在后面的问题里,第二个人,和“第二个女孩”这中间细微的区别,也考验孩子们审题的细致程度。
再比如年龄计算的题目,小宝同学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到现在都偶尔还会)是晕晕的。
句子里的每个单词他都看得懂,但当合在一起,需要理解什么叫做2年前A的年龄是B的2倍的时候,就对他们的文字理解水平,和对时间的概念都有很大的挑战。
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养成分步骤解答,以及画思维图的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
阅读训练
当孩子们有了基本的阅读习惯后,就开始对阅读能力做深度的训练。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泛读在各种家庭阅读作业、软件里存在,我们之前也写过不少文章介绍了。
精读的能力,抓取文章细节的能力,通过这些阅读作业就可见一斑。下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精读作业。首先题目会要求孩子们先找到关于这个问题的信息,出现在文章里哪个位置。然后才是要求孩子们写出问题的答案。
这种从文中抓取关键信息的训练,和我们以前上的新东方什么的托福培训是不是一样的?这个从小就开始要训练了。
下面的这个作业,是教会孩子们如何抓取文章的主题和大意。从出现的人物,所做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引导孩子反思这个故事。
写作训练
这是仅次于阅读的重头戏,也是新加坡非常注重培养的模块。写作是听说读写最后的一个输出环节,决定了孩子们以后能够达到的高度。
鼓励孩子们写下一切
写作是思想的表达。所以刚入学的那两三个月,哪怕很多小朋友英文都还没说溜,老师也鼓励孩子们用任何方式,把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
上面的图片是去年9、10月份左右,在课堂上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讨论问题时的看板(这时的小朋友们刚刚一年级第1、2个月)。这些看起来大人回答起来都很艰深的问题,小朋友们真能回答的了吗?其实没有关系,孩子们可以用单词、画画、字母,甚至灵魂系的寥寥几个笔画,来展示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和所想要表达的欲望,这就足够了。
说十句,写一句。说一句,写两笔。记录的习惯就这样养成。所以说写作的训练,多早都可以开始。
循序渐进教孩子们描写
小时候对作文最恐怖的是什么?要求最低不低于600字。因为总是感觉写作文的时候没话说。在写作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和描写式思维(针对低龄的叙述文而言)是很重要的训练方法。
中文的扩写句子,就是典型的让孩子知道什么叫做添加“描述性”的词汇的过程。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帮助孩子们理解句子的结构。最开始的简单句子的成分,往往是最重要的主谓宾,后面添加上去的细枝末节,是各种辅助成分。
下面这个更厉害了,如何让语言更加生动?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教孩子们怎么把一句话说得有画面感。他的手就像铅笔一样细,是不是比他的手很瘦更有画面感?这些形容词的用法和思路,就是写作课程的重要部分。
大纲式写作思维养成
学习半年左右,就开始写较长的作文了。老师会用很具体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如何写一个长篇作文。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写一篇介绍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文章。
从背景信息的交代,如何认识、喜欢他的原因、在一起玩什么,最后提升到对好朋友关系的认识的高度。这些训练的过程,是在帮助孩子建立文章整体思维框架的过程。有了这些思维框架,再加上前面学过的描述性丰富内容,一篇长文章也就不难写成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作业是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最主要还得落在应用上。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是简单的抄写十遍就能训练来的。这一年里,很多上面这样的作业,超出了宝爸对一年级孩子写作业的认知。还不说课堂上老师还带着小朋友们做了很多研究报告。
昨天是学校的家长开放日,小宝带着宝妈参观自己学到的知识,做出的小电影之类的小作品。
小宝和同学合作的第一个小电影
今天收集本文资料时,我看到去年9月份小宝同学写的小段话:
昨天小宝同学自己又写了一篇500多字的作文,总结这一年他的感受: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在这篇文章里,您是否能看到我们上面的那些林林总总的作业里反映出来效果的影子呢?
我们的作业,是简单重复训练,还是让孩子们真正思考,这真的是值得广大家长思考和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今天的总结让宝爸自己也感觉收获良多。
宝爸觉得有必要推出一项活动,让对国外的优秀作业和练习方式感兴趣的家长朋友们,可以一起共享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
敬请期待我们明天的活动通知。还没有关注我们公众号的家长们,抓紧时间关注哦!
宝爸
-The end-
推荐人 | 宝妈
编辑人 | 宝爸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历史热文:
【深度】IB课程这一年我们都学了啥?新加坡国际学校一年级课程大回顾(上)
【深度】IB课程这一年我们都学了啥?新加坡国际学校一年级课程大回顾(下)
终于!我们决定要自己定制一个与众不同的夏令营!
可怕的上海幼升小,别扼杀了孩子们的思想和未来
美国王牌儿童杂志Highlights精选中英双语版《美国儿童认知与思维训练大书》开团了
这七个步骤,带宝宝从小用科学思维进行思考
别再被误导啦!给孩子们用的思维导图指的是这八种类型
如何通过国际语言标准评测体系定位孩子的英文水平 | 国际课程体系小升初语言准备讲座(一)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深度阅读训练 | 国际课程体系小升初语言准备讲座(二)》